当前位置 首页 爱情片 《曼哈顿》

曼哈顿

类型:爱情片美国1979

主演:黛安·基顿,梅丽尔·斯特里普,伍迪·艾伦,迈克尔·墨菲,玛瑞儿·海明威

导演:伍迪·艾伦

飘雪云1

飘雪云2

剧情介绍

40岁的艾萨克·戴维斯(伍迪·艾伦WoodyAllen饰)在写作上不算成功,在感情上更是一团糟。一方面,为了另一个女人而离开他的前妻吉尔(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Streep饰)打算出版一本有关他们私密婚姻生活的书,另一方面,17岁的女孩翠西(玛瑞儿·海明威MarielHemingway饰)对于这段他并不打算认真经营的感情投入了越来越多的热情。在这个节骨眼上,好友耶尔(迈克尔·莫菲MichaelMurphy饰)的情人玛丽(黛安·基顿DianeKeaton饰)闯入了戴维斯的视线,风趣的谈吐,投机的话题,一切的一切都为两人的感情擦出了火花。3个男人,3个女人,在曼哈顿这个繁华又孤单的城市,这群成年人究竟该用何种方式来道德并公正的解决他们的感情问题呢?本片荣获1980年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影片奖。电影儿一开始,一组城市的空镜慢慢展现在我们面前,同事佐以一个絮絮叨叨的声音在犹豫如何开始这个故事。镜头由凌乱的日景切换成一组烟花绽放在城市的上空。冷漠,浮躁,嘈杂,阴郁,在一组关于这座城市的描述词汇之中,作者最终选择了浪漫——这也是由镜头最终落在那组夜晚的烟花上决定的,而且,画外音从一组不断自我否定的叙述中渐渐嵌入了导演的视角和观点:“浪漫,哦,我喜欢这个开头。”
在伍迪·艾伦的镜头里,曼哈顿被描述成为一个冷漠而拥挤的城市,每个镜头都给人逼仄的感觉,城市的小酒馆里,几个朋友喝酒,画框里满满当当的放着几个主要角色,话题并不投机,言语里充满了隐藏的对抗。
导演似乎想用这种逼仄的镜头语言传达给我们:在一座拥挤的城市里面,每个人的相遇,乃至碰撞是尴尬而无奈的。善于挖掘戏剧元素的伍迪·艾伦似乎一下子就抓住了“城市”最明显的特质。
婚姻破裂,因为老婆变成了同性恋,朋友不理解,重新认识的女人都是充满自我保护意识的“刺猬”,电视台的工作因为自己的一时冲动丢掉了——这是一个标准的都市人的形象。梅丽尔·斯特利普的同性恋情节很快就能让我们想到《六人行》中的ROSS,也许是后者的抄袭,但我认为更多的,是一个开放得不能再开放的国家的通病。
倒霉,似乎是伍迪·艾伦影片永远的主题,主人公伊萨克42岁,拥有没完没了的麻烦和永远解不开的心结,倒霉的运气让这个老男孩总是不停的抱怨自己的生活,遇到的人,和这座城市的不合理,言语之中投射出都市人的尴尬与可笑。
在与那个一身是刺的女人熟识之后,伊萨克意识到,两个人对这座城市有着惊人相似的印象:混乱,不可理喻。
“大楼要拆了,我曾经号召过人们抵抗这件事,躺在大楼下面试图阻止他们拆掉它,结果一个警察从我的手上踩过去,唉,这城市疯了!”
曼哈顿大都市中的孤独个体,其中灌注的是对整个城市,整个城市的文化的热爱,甚至是同生共死的感情。无论是事业上的失败,生活中的孤独,都是伍迪热爱这个城市的原因。他爱的不只是曼哈顿的快乐幸福,也同样热爱这个城市中的沮丧颓唐。
影片中最能体现城市感的人物要算那个从外地(实在想不起来哪个城市了)的女人了。出场的时候长篇大论,对这个城市的艺术,文化,以及所有的事务不屑于故,并且一再的重申自己是刚刚到达这里的。言语之中充满了紧张与自我保护意识。这也许就是造成都市冷漠的最终原因,每个人都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生怕被别人认为浅薄和没有独立见解,这种抬杠式的对话方式造成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所以,伊萨克在第一次见到这个女人之后的那一段絮絮叨叨的抱怨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然而影片从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关于浪漫的故事,那么爱情应该是影片最主要的情节。在作者眼中,这座城市虽然冰冷,虽然逼仄,但还是有让他热爱的东西,也许正是因为城市的冷漠才让爱情在一片冷色中显得尤为突出。
有意思的是,两位爱情主人公对彼此的了解,也正是我们通过影片对于曼哈顿的了解,伊萨克表面上絮絮叨叨,充满对这个城市和自己不行遭遇的抱怨,然而这个外来女人慢慢的了解到,原来这是个内心情感丰富,并且非常善良的人,而伊萨克对女人的了解,也是从一开始的一百个看不上,到后来渐渐剥去伪装之后的热爱。由此,一个通过人物展现出来的城市情感慢慢显露在我们面前,对于一座城市的感情,就是对一个情人的感情,里面掺杂了由厌恶到了解,到喜爱,进而惊喜,最终变成习惯的各种感觉。
片中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人物,就是那个17岁的女孩玛丽,如果用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这个女孩象征着纯洁和执着。影片中伊萨克对这个女孩的态度非常有意思,始终在抱怨两个人的年龄差距太大,并且不厌其烦的告诉玛丽:“你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将来你会遇到比我好上千倍的男人。”在遇到耶尔(那个外来女人)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但是说辞也随着伊萨克对耶尔的感情逐渐升温而慢慢变得虚伪起来。就在最终耶尔离他而去之后,伊萨克感到自己非常孤独,不能让自己的感情生活没着没落,于是重新对17岁的玛丽展开爱情攻势。在影片的最后,那些说辞显然非常的虚伪,并且前后言行不一,但这却让玛丽感动——也许城市中还存在着纯洁?这个结尾太棒了!把问题留给观众去想。
最有还有一点补充,就是伍迪·艾伦式的幽默。幽默元素在他的电影中无处不在,然而每个元素都不是随兴的安插,都是有非常严谨的内涵。举两个例子:
一是伊萨克在与耶尔表达感情之后,有一段MV式的表现爱情的段落,两个人在湖上划船,湖光山色,画面烂漫得无以复加,伊萨克无意间把手伸进湖水里,脸上是一副陶醉的表情,但是慢着!手里抓到了什么?再次把手拿上来的时候是一手的泥。这个桥段将整个烂漫气氛变得尴尬可笑。导演似乎想通过这个小动作来预示,这两个人的爱情不会一帆风顺——不浪费任何一个可以为主题服务的视觉元素,实在是太高明了。
还有一个段落,同样是没有对白。伊萨克带着儿子逛街,在橱窗前儿子看上一条巨大的帆船模型,伊萨克却建议儿子买那个相对小一点的,镜头是从店里面拍的,两个人经过一番无声的争执之后,失去耐心的父亲打了儿子的脑袋一下,儿子进入店中,而伊萨克却开始掏兜数钱——都市人的尴尬与无奈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飘雪影院 www.765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