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日本剧 《昨日的美食》

昨日的美食

类型:日本剧日语2019

主演:西岛秀俊,内野圣阳,山本耕史,矶村勇斗,高泉淳子,章川合,中村由利佳,槙田雄司..

导演:中江和仁,野尻克己,片桐健滋

剧情介绍

个性认真、擅长料理的律师笕史朗,与温柔体贴的美容师矢吹贤二是一对住在市区小公寓的同志情侣。为了两人的养老基金,笕律师每天上超市捡便宜,左扣男友的零用钱、右向老家伸手讨罐头、还要严格控管每个月的餐费,在一日三餐的生活必需品酱醋茶的平凡日常中,烹调出一道道省钱却营养美味的「爱」的料理。

仿佛看到了对我一生的隐预。。。 PS:从观众对这部剧的态度可以看出,腐女向的前提必须耽“美”,而同性向可以选择说不

真的很想推荐这部剧,也有一些想表达的东西,所以写了这篇剧评。

我自己就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典型gay:极少看同性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但也看过一些特别的“经典”,包括断背山、call me by your name、周末时光这类;也熬夜追过发糖也发刀片的上瘾、烟袋斜街那种。总觉得,只要和同性题材挂钩,一般主旨就是虐啊,无论是淡淡地虐还是往死里虐……那些很甜的,也只是霸道总裁爱上我的万能无脑题材,偶尔做做梦可以,其实不过如此。但“昨日的美食”的内容很特别:它跳脱了人物对自我认同的挣扎(我是不是gay?啊啊啊我怎么会是gay?诸如此类......),无视了宿命的悲剧(离别和分手永远是高评分类型片的主旋律),也放弃了对人物背景的buffer加持(霸道总裁爱上我,痞帅badboy和高冷学霸......)。所以要我评,它绝对是同性题材独一无二的NO.1,因为它平实到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生活还有我的未来。。。

从第一集开始,我就觉得我自己和笕史朗有着灵魂层次的相似。对做饭感兴趣;内心有点抠门,对价格(特别是特价...)敏感;矛盾的是对金钱的渴求却并不激烈,也更愿意去寻求精神安逸舒适;外表追求体面,但不希望成为焦点,努力瓦解自己的存在感,希望给人的感觉就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直男;能接受和亲密的人出柜,但拒绝公开和所有认识不认识的阿猫阿狗出柜;讨厌被judge,注重隐私生活,强调亲疏关系;不会与异性结婚,对孩子也没有强烈的渴求;外表和气,注重他人看法,关心他人,但有些寡淡,不混圈;性格刚直,表面顺从,但内心想清楚的事情极难改变;有些小傲娇,面对选择即便内心有明确倾向,但依然会说“随便,都行,没关系,你看吧,不是我没有…”;有些小自恋,很少显示对其他人的迷恋,内心经常翻出源自灵魂的白眼和吐槽……

也许正是这些相同点,让我有太强烈的代入感,也我对剧情和人物有更多的理解,所以当看到豆瓣上很多对于剧情和人物的质疑和评论,其中涉及的还主要都是针对人物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时,才会想写一些反驳和解释的内容(好像这样也是在自证我的人生......)三观的问题从来没有对错,只有“自己”能不能接受一个不同于自己灵魂的个体而已。

1. 这两男主毫无CP感,感觉两直男室友搭伙过日子

开始看剧,我会觉得如果把我自己代入笕史朗,我感觉贤二有点娘...整个剧集清水得两个人连吻戏都没有,而且还在想两人到底上没上过床,是不是分房睡...

但随着剧情发展,人物状态、行为、理念等全面展现开来,我完全认同整个剧情设定和代入。因为,有些人,无法和一个彼此间没有产生“爱情”的人“搭伙过日子”。

笕史朗自己在第6集的时候已经说了,从长相气质上贤二并不是理想型;而在第8集的时候,也设想了他们如果分手,贤二一定是更伤心的但一定也会更快走出投入到新的恋情,而自己要走出更难,还要面对周而复始地面基自己会很崩溃……朗对自己和对两人关系的认识一直很完整也很诚实。

笕史朗那种脱离G圈、毫不讨喜的气质和性格,能有一个像贤二这样的人那么喜欢他,才凸显了贤二的可贵,也正是看到这份可贵,朗也才明白自己很爱贤二。笕史朗这样的人自尊心太强,很难去迷恋一个人,但最怕的就是一个绝对纯真和善良的人表现出来的喜爱和追求,这就是贤二的存在。他能因为喜欢,去包容,去追求他,这就是绝对说服笕史朗去喜欢的理由,爱回去,也是这个理由能远远甩开对所谓理想型的要求,去接受贤二,为了对方,也去尝试改变和调试自己。然而,这个理由也会让旁观者觉得,俩人的生活甜蜜太少,不够亲密和CP。

我有一个刻薄的想法:沉醉于CP感可能只是对现实生活中自己内心爱的缺失进行的一场心理补偿。这让我联想起倩女幽魂里无泪之城的设定:无泪之城里充斥着无尽的悲哀,这份悲哀只能用世间的真爱故事去化解缓和,当故事文本变成空白消失时悲哀也能得到安抚,因此在封印无泪之城之后也要不断向城中供应爱情故事,让它们不断地变成白纸......只是自始至终悲哀都未彻底消失。

CP这种东西还是演给观众看的,作为朗这样性格的人,爱全部在内心,在行动,在生活点滴,每天做好便当,准备午饭,早早下班制作晚饭,就是爱最纯粹的体现。他不善言辞,只是用最遵从本心的方式表现爱,去等待能够理解这种爱的人。你不理解?没关系,你只是不懂这种人和这种爱而已,你们彼此都不是双方所要找的,所以你懂不懂也无所谓,而贤二懂就好。

而异性的老夫老妻我觉得也是如此:孩子若不在身边,那便是一日三餐,你、我而已。这个时候,“旁观者”存在的找“cp感”的意义其实就是在记忆中深扒爱情的两三件小事,或看到两个老人的一次牵手或接吻兴奋不已。可现实对于一对隐忍而相伴很久的同性伴侣而言,常是奢求“我最大愿望,就是两人能在阳光下散步”。

有人吐槽,朗的动机就是找人“搭伙过日子”。其实,还真没错。只是,不过在朗看来,自己独自生活很多时候才是最佳状态,两个人其实并不容易。。。。只是现实,很多人会认为(当然他们可能能够接受),“搭伙过日子”很容易,凑合过日子,相互解解闷呗,由此演化出许多设想:独居的老年gay们可以聚在一起,“搭伙过日子”。这种日子或许有很多gay们会向往和接受。但是对不起,这种生活我无法接受,也做不到,如果是我,我宁愿一个人或者就这么死去,也不想接受一群人仅仅因为性向一致或面临相同的情境就生活在一起度日,了却残生。我相信笕史朗也一样。

——你无法和没有爱情的人一起生活(相信我,即便最好的朋友也绝对不可能做到同居那种程度的一起生活的)。能容许一个人进入自己的生活,彼此接纳,彼此陪伴,彼此成长,这是爱啊!“搭伙过日子”怎么会是对爱情的否定?这也是对爱的追求啊。

所以对我而言,这样的CP很现实很生活,没有问题。我从不认为相伴很久的人还能每天说着甜腻的情话或是必须保持日常的接吻(虽然我也认同这些习惯就像“强迫自己做微笑的表情,心情也能被动改善”一样是有益的,但这种生活方式说到底不过是一种选择罢了),但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甜腻——生活的磨合:我们会为对方着想,对方的父母生病,我想着怎样去给予不负担的关心;对于对方的小任性,我怎样去表现生气让他感知到,但实际又是像“教育”孩子般的爱和宠溺;对于自己没做好的,想着如何去弥补,有什么能让对方开心;你永远知道对方内心深处会被刺痛的点在哪,但你会记住不管有多生气,那些点都得要避开……这些互动俩人都有,很朴实很缓慢也很珍贵……大多数人找寻“CP感”其实是在找爱的证明,而讨论爱的存在与否没有意义,因为爱的存在取决于被感知,而能否被感知或被全部感知完全取决于接收方...其中吉尔吉伯特说对了一点,是一碗合理的鸡汤:爱就是一个人能违反之前对对方的所有预设。贤二让朗打破了所有预设。

于我,他俩的cp永远是糖,因为真正的生活没有编剧,我自己也不知道在剩下的旅途中是否能幸运地遇到自己的贤二?什么时候能遇见?又或许他是否存在。电视剧的设置和完美性就在于,编剧为朗打造了一个贤二,但在现实中这并不一定发生。

又有多少人会喜欢一个寡淡的朗?把“能够一起生活”看得珍惜和难能可贵……

2. 笕史朗(/贤二)多好啊!就是可惜了,最后只能和贤二(/笕史朗)这样的人在一起

角色的选择性代入,经常会给自己加很多戏。说“看戏的最无情”有点严重,但很多时候不得不说,有些人不是因为看戏才无情,只是本身有点无情而已。

为笕史朗不值的,是给自己代入了笕史朗的同时,又拔高了对自己的自我期待。客观来说,笕史朗身上的那种疏离感真的不是人人都受得了了(套入我自己,如果现实有一个“我”,我会愿意和“我”成为朋友,但“我”绝不可能成为我最亲密的朋友)。高度的自尊和深度的戒备筑起的高墙,不一定有人愿意或者有兴趣翻过来去看墙内的世界;与其做着当个“睡美人”等待集万千宠爱的王子如预言而至的美梦,不如浇盆凉水自己先清醒一下。贤二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从来都不是委屈的替代。朗清楚这一点,即便吐槽“完全不是我的理想型”,可实际依然爱他,因为他明白这是超越理想的“真实型”,可亲近可感知,可遇而不可求。另外还可以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所谓“理想型”又是什么?直白点,不就是看脸么。。。我理想型可能是刘昊然,可能是隔壁哪的脸好身材好的天菜,先不论是否可以得到,即便得到并近距离接触之后,他真的会是合适你的吗?你最初确定理想型的方式只是看脸而已啊。人品性格毫不了解,两人的相处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打磨,面前的笑容是不是画皮都不知道,真的有人会为了一个梦放弃眼前爱自己的人么?我有一个自己的观点:无论是男神女神都是神,让他们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就好,千万不要拉他们落入凡尘变成俗人。。。而且更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另一边那些爱自己的人,不要背叛共同经历的时光。就像最开始,史朗误会理想型的小日向准备向自己表白一样,也是本能的拒绝。本身的责任感让他无法接受,而自己的理性认识支撑了自己的责任感,他知道有些人不可辜负。

所以我由衷为那些爱演但自身硬件和演技又撑不起来的朋友提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与其担心自己年老时被迫找个不喜欢的人凑合,不如担心是否有人愿意和你凑合……我同情所有付出真心却被对方视为“凑合”的存在,因为有些人真的不值得。

另一方面,为贤二不值的,是给自己代入了贤二,而自身对真爱有着绝对纯粹的定义认知。他们深信,因为朗表达过贤二不是理想型(也不在乎是不是口嫌体直),所以贤二是凑活的对象,“被备胎”了。可能一种对真爱的解释是:对对方毫无保留、毫无原因、比原始更纯粹的感情。这种爱是永远把对方捧在自己之上,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甚至于可以毁天灭地。其实现实,每个人都渴望自己能够“屈尊”看上的人永远会最爱自己,甚至要求自己不喜欢的人也要爱自己。这种想法很真实,很难说有错,但如果一旦偏执会可怕,因为我觉得,满足这种定义的爱情除了存在于偶像剧当中,还存在于那些"爱而不得便崩溃犯罪”的恐怖故事中……爱,如果硬要去比较多少,去计较究竟谁爱谁多一些,其实是一件很不现实也很无意义的事。还是那句话“爱的存在取决于被感知,而能否被感知或被全部感知完全取决于接收方”,任何人都可以主观地去夸大或缩小自己付出/接受的爱,因为衡量爱的多寡本来就没有客观打分标准,与其争个绝对量的高下,不如看看爱是否足够——足够到让你觉得一切都值得。但无论如何,我还是很羡慕有这种想法的人,因为这样的人绝对是在安全感充足、被爱包围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样的环境真不是人人都有的,这才是出生时就获得的世间最美好的祝福。

人与人的不同造成世界上真的没有最纯粹意义上的“感同身受”。尝试去理解不同,并接受它存在的缘由和意义就好。真的不要轻易地说出“情侣这样太假了”“我认识的gay没这样的”...诸如此类的评论,因为这和微博经典语录“只有我一个人觉得XXX吗”简直同根同祖、一脉相承:想着是秀优越,而实际是秀无知。人物设定是否现实和客观,其实是看人物塑造上他的动机、思想、行动等等是否逻辑自洽,并不是以自己个人的体验和三观去推测别人。人和人的差别比人和狗都大,别人没法也没必要符合你心目中那个可操控世界的运转。接受合理而多样化的世界和人生,毕竟谁也不能踏遍世界每一寸土地,认识世界每一个活人,总有人过着你甚至未曾想象过的人生。对于情侣搭配上,我的理想世界法则一直都是“大灰狼配大灰狼,小白兔配小白兔”。既不要委屈了大灰狼,也不要伤害了小白兔。他们彼此相安无事的,都挺好。

3. 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一般能表达这种相似观点的人,绝对是事业有成/自信强势的gay中精品,一部励志史诗/豪门史诗的现实化身。他们性格张扬,直接,信奉丛林法则,充满荷尔蒙的气息,他们无疑是gay圈的焦点,是让无数gay们心动跪舔的存在,而作为边缘人的朗绝对入不了他们的眼。

生活还是一种选择。直人圈里有食肉动物,食草系,运动型男...各种类型的人,有的人注定开朗积极富有领导力和攻击性成为人群的焦点和领导者,而有的人就会边缘,成为大多数人眼中没有性吸引力的人...这同样适用于湾仔码头...生活本就如此,朗明白并接受这种合理性,无意去挣扎或改变,只是在现实中尽可能过好自己的生活。

还有,你说朗放弃对理想型的追求而选择了贤二,到底是因为本心就是追求朴实生活,还是因为本心追求过高,但自知能力不够,所以妥协了?就我的认知,我会觉得是前者。因为在我看来,人对生活的认知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凝练和总结出来的,人的际遇和思考逐渐塑造了一个人,所以所谓本心,其实就是人自己塑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三维世界,一切的运转都在这个世界当中,一切的思维都屈从于这个世界的规则。这样一来,便并没有所谓的妥协“降维”,让整个世界的规则屈从于一个思维的情况。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白雪公主,你心里觉得的答案,和别人真的可能不同……

关于平凡的问题:面对生活的巨大压力,我选择平凡安逸究竟是恐惧失败还是就是本心选择?就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我自己也给不出一个答案。或许其他人能理解得更好。所以,目前我不想找到答案了。在生活上,动机不重要,生活本身最重要,如果选择了这样的人生,那这样过得开心就好。就算是骗自己,能骗一辈子的话,何必在乎这究竟是不是骗呢?

最后,祝福自己:虽然没张了西岛叔的颜,但在40+还能保养一副西岛叔有法令纹却依然好看的神颜。

白眼翻得深得我心

PS: 最后一集,已然甜炸。即便没有吻戏,可这就是爱情原本的模样:我们彼此都不需要向全世界证明彼此相爱,但我知道你爱我,所以我更爱你;而你也知道我爱你,所以你更爱我。这样全世界就简单到我们需要特别在意的只有对方一个人而已了。

PS+:选角还是很好的,如果真的按许多豆友的想法去选角,俩个都是颜值惊为天人的爱豆,剧情的设定真的没什么说服力了……最后反正观众是腐眼看人基,看看主角的脸,再看看主角们如何去表演腻歪,怒刷CP感就好……很多腐女的眼中只能容忍耽美,会反问“耽丑为什么不去死”,可悲惨的是人类生活的现实社会耽“美”只是少数;另外,现实更悲惨的是,许多gay表示这些腐女说的对。。。

猜你喜欢

Copyright © 2024-2025 飘雪影院 www.765kan.com